十磨百炼,铁杵成针;千淘万漉,沙尽金见。高考,最后20天,你,准备好了吗?为高考冲刺,不负韶华时光!努力吧!高考生。
高考在即,相信大家的心情或期待,或紧张,或带着些许的慌乱。其实放平心态,做好自己最重要。今天郑州外国语学校的各科老师,为高考生们提出了考前20天的复习建议,同学们一定要收好!
语文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张沙宾
1.对语文不能有松懈心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定时定量做题,基础知识与阅读理解相结合,保持语感、手感,力求稳中有所突破。
2.回归教材。重点在文言文、诗歌及现代文课后习题的设问角度分析方面。
①将课本中的文言文注释再认真记一记,重点实词意义的理解、典故的含义、特殊句式的辨析、基本的文化常识积累,这些知识能力都是会在高考试题中体现的。
②对课本中学过的古诗,要熟悉诗句内容、情感、艺术手法,高考诗歌鉴赏中比较阅读也是常考的题型,涉及到考纲中的诗歌时,是要凭借自己对原诗的记忆来答题的,所以,这段时间,要对课本中的诗歌再加深印象。
③要熟悉现代文课后习题的设问角度及答题思路。高考题中很多看似有变化的设问角度,其实都源于课后习题。
3.重做近3年高考真题。既感受高考题的难易程度,为2019年高考热身;也再次对高考常规知识考点的题型及答案的设置,做到心中有数。
4.重做错题,仔细分析答案,力求规范作答,减少遗憾。
5.作文要继续积累素材(包括积累几篇不同主题的经典作文),特别是好好整理自己的满意之作。可将自己高中以来特别是高三以来的满意之作找出来,按照不同主题进行修改。这既是一种练笔,也有可能在考场上把它“牵”到考卷的话题上来。此外,还要关注一些热点话题。
数学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数学备课组长贾振兴
一、立足考纲,把握考点
关注高考对能力的要求,以及对核心素养的考查,关注新课改,注重高考变化;要回归高考,把近几年全国卷高考试题再做一遍,认真体会高考最中高频考点、常考题型、常用数学思想与方法以及试题难度与命题规律等。
二、回归教材,查漏补缺
回归教材,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回顾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的练习;关注教材中涉及数学应用、数学文化的内容分析;教材中各章节的阅读与理解、阅读与思考和探究与发现内容的把握等。
三、错题回顾,避免再错
回顾错误、明确错因、总结易错点、做好错题重做;必须明白以下几点,避免错误的再次发生:
1.审题失误忽略条件信息遗忘隐含条件曲解题意本质
2.知识失误概念理解偏差公式性质记错知识变通出错
3.思维失误思维定势影响主观臆断出错思维不严所致
4.解法失误计算推理错误解法选取不当答题不合规范
四、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每年高考,都会有不少考生因答题不规范而丢分,非常可惜。考生再做最近几年的高考题,并根据评分细则,看是否答题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数学概念、符号应用要规范,结论表示要规范,书写格式要规范,几何作图要规范,解题步骤要规范,重温各类题型的答题规范,形成模板、消除“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的现象。要做到字迹工整,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踩分点突出,要向规范要成绩。
五、注重技巧,提高速度
1.选择题、填空题在考试中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在高考成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正确率和速度都直接影响高考成绩。做选择、填空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抓住本质,回归定义;定性分析,多想少算;运用特例求解,以点代面;善于作图,巧用数形结合;大胆假设估算,快速定夺;合理排除,去伪存真。
2.通览全卷、摸清卷情、从易到难、确保准确、有舍有得,力争做到中低档题不失分,难题力争多得分。
六、调整心态,自信应考
高考不仅是知识、智力、体能的较量,更是考生心理素质和考试技巧的比拼。想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出色的解题能力,还取决于考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临场发挥。要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战胜自我、自信应考。
英语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英语备课组长梁玉霞
亲爱的同学们,高考在即,相信大家的心情或期待,或紧张,或带着些许的慌乱。其实放平心态,做好自己最重要。老师和大家分享几个关键词。
一、坚持
行百里者半九十。同学们已经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所以要坚持,再苦再难也要咬紧牙关挺过去。那么怎么心无旁骛坚持下去?可以列出详细的计划。比如每天早读可以读往年的完形真题、阅读真题。具体在哪个时间做模拟题、研究真题,在哪个时间进行总结,查缺补漏。这样让每个时间点都有要干的事情,也就不会胡思乱想,会专注在自己要完成的每件具体的事情,每一天也就会过得充实快乐。
二、回归
回归大纲词汇。同学们对着考纲的词汇中英互写,确保这些词汇的拼写无误、意义的外延和内涵都精准掌握了。对于动词短语这个难点建议大家尽可能多记一些含义。常用的、高频的要反复再看,确保没有陌生的含义。
回归课本后面的不规则动词。这些动词变化对于语法填空和作文部分都起着不小的作用,所以大家把课本后面的不规则动词要达到熟练掌握,尤其是一些高频出现的动词。
回归真题。这个在后期显得至关重要。同学们通过研究真题掌握命题的航向,难度和宽度都要有准确的把握。因为模拟题难度起伏或许比较大,有时候会略微偏离了我们高考考纲的航向。而研究真题可以让同学们增加自信,并且积累考场经验。那么如何回归?看命题思路、命题规律,查找到自己的模糊点,想想如果在考场上碰到了我如何去定夺答案?究竟哪个答案才是命题人想要挖掘的?如果自己的思路有明显偏差就需要跟老师一起分析,是自己的思路、知识还是技巧的问题。相信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找到击破的方法。
三、规范
最后毕竟同学们是通过呈现卷面来表现自己的成绩,所以一定要向规范要分数。在最后的模拟考试中,要养成习惯。认真涂卡,不要轻易擦去,避免擦不干净影响得分。语法填空要写在相应的位置,字迹工整,注意大小写。改错务必遵循题目要求,严格按照要求作答。作文一定要认真审题,工整誊写。
四、心态
最后这段的心态不能说会决定高考的成绩,但是一定会影响到最后的发挥。所以同学们保持好平稳的心态,不管模拟题的成绩如何,不要随着成绩的起伏而否定自己。只要自己有点滴的进步就是值得肯定的。有时候哪怕没有进步只是保持了自己的已有水准就也是很不容易的。对于英语这样的积累科目,大家一定要保持手感,切不可大意,到最后忽视了,这样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保持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梦想成真!
物理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孔垂学
距离高考只有20多天了,很多家长甚至学生会认为大局已定,其实这段时间正是高考复习的黄金时间段之一,是收获的季节。这段时间的效率如何,心态调整的如何跟高考成绩有相当大的关系。后一段的学习,以自我学习为主。
第一,重做以前做错的题目。错题就是自己当时掌握不好的题目,是难点或者易错点,而难点突破没突破,就需要检验;易错点是需要反复做的,因为自己的思维习惯或思维误区较难改变。
第二,总结习题中经常出现的情景,形成自己的习题结论(通常叫做二级结论)。如果不是自己总结的,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就需要进行证明,抽象出结论成立的条件,不可盲目乱用,习题结论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成绩好做题快的同学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第三,重做高考题,体会高考题的科学严谨,体会高考题的不偏不怪,体会高考题的梯度组合,往年的高考题应该是与即将呈现在考生眼前的2019届的高考试题最像的试题。
第四,回归课本。如果说高考试题的来源哪本资料上最多,我想应该是课本,每年高考完后,就有一些考题探源的文章发表,里面提到的大多是来自于课本。回归课本应该从两方面回归,一是重做课本上的较难的例题和习题,二是阅读课本上的有关章节,例如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思考与讨论、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STS以及课题研究,琢磨一下这些内容包含的物理知识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材料编制考题。
第五,搜索一下近一年来国际特别是我国现阶段的科技进步及体育成就,例如我国在航空航天方面取得的成就、在道路桥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在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在近代物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的成就,基于这些成就而出现的试题具有时代感,体现出爱国主义情怀,每年都会有一些。
第六,找一些后期的教育强省(市)的调研题,或者一些联盟的调研题进行定时训练,临近高考的试题难度不会太大,也更加贴近高考。
第七,查漏补缺。考前的查漏补缺方法,一是翻看每本书的目录,看看能否回忆起每节教材讲述&的内容,重要题型,二是根据考纲上的知识点和要求,看看自己的达成情况。
第八,规范解题步骤,既不能突击取巧少写步骤,也不能像写作文一样满篇的文字,争取达到既节省时间,又不会因为书写而扣分。
第九,重新研究学生实验。根据平时做实验题时产生的疑问及重新设计实验的思想,最后再进实验室练习仪器的使用及读数,进行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电路的连接等。
最后就是心态的调整。每年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考前的心态或者考场上的心态调整不好,而使自己的高考成绩比平时成绩有一个较大的落差,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同学们既不能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也不能过分膨胀,目空一切,而应该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争取会做的题目不丢分,那么高考就取得了成功!
化学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化学备课组长任玉磊
一、心态
每天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20天我还没有定型,我依然可以创造辉煌,豁出去了,破釜沉舟了,相信自己能行你就一定能行。这个不属于化学学科的范畴,但是严重影响化学学科的冲刺,你懂的!
二、复习策略
1.进行横向突破。
针对化学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这个老师都已经不止一遍地强调过,在这里不再赘述),逐项排查自己各知识板块的漏洞。排查的方法可以是合上书回想知识点,是否思路清晰,方法明确;或者将自己做过的试卷中同一考点的题正确率进行统计,锁定薄弱知识点。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横向突破。所谓“横向突破”,举个例子:假设经过排查,你电化学的题失分率很高,那么针对电化学这个弱项进行突破的流程如下:把电化学的基本知识快速过一遍→将典型错题研究一遍(重点强化生疏知识点和做题思路)→限时练习10-20道典型新题→再次研究错题,消化吸收。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寻求老师的帮助,这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2.重视高考真题练习。
高考前,建议将近5年至10年的高考全国1、2、3的理综卷做仿真考试练习。原因如下:①高考真题最真,最能反映高考的常考点及常见的呈现形式,以及出题人的设计思路和所要达到的考察目的。所以,在高考题的练习过程中,可以让自己的思维逐渐和高考题所考察的思维接轨,慢慢融于这种思维并形成思维惯性。②高考真题的答案设计相对比较规范,在做完题对答案的环节,反复诵读、琢磨标准答案同样可以形成思维惯性,使自己的答题更为精准。
但是,再做高考题时有一个问题需要尤其注意:在此之前这些高考题我们都已经做过而且很多题不止做过一遍,所以,有些题答案已经很熟悉,那么再做的过程中,就会对自己的思路产生干扰,因此,再做之前就要特别明确再做高考题的目的(即上述①②所述),重视思维的到位和活跃,重视考点的归纳,方法的总结,而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数的高低。
生物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刘玲
近几年生物高考既考查教材基础知识,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生物学科素养的考查。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的时间,如何抓住宝贵时间,提高复习效率,给考生以下建议:
一、首先制定考前每一天计划,提高复习针对性
制定计划时,先把每个学科准备在考前再复习一遍的内容全部罗列出来。比如生物学科的教材、一轮和二轮资料、整个高三阶段平时印的卷子、大型考试试题、自己的笔记本、错题本、积累本等都应当在考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复习一遍。六个学科罗列出来后,开始制定每一天的计划,衡量自己一天能完成多少内容,六个学科如何安排。如果没有计划,糊涂度日,时光稍纵即逝,五月很快就过完了。
二、全面回归教材,强化基础知识记忆
近年高考经常出现教材原话的填空,或者自己组织语言解释生物现象。这些都需要学生对教材非常熟悉,能用准确的生物学语言阐述观点。同时,生物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经过长时间做题后,会出现一些简单概念的遗忘,或者表达不准确。这些在考前强化,很有必要。
回归教材应至少两遍。第一遍全面细看,不放过教材每一句话,每一道课后习题,并对关键语句摘抄整理。第二遍则是有选择的看重点,看第一遍中生疏的部分,争取做到教材原话不丢分。
三、查漏补缺,回归一轮资料、错题本、笔记本、优质题等做过的资料
高三复习中做过的资料,曾经的错误,很容易再次出错。这些以往的错题,重点难点易错点相对集中,是学生宝贵的复习资源,都是精华。高考前应全面梳理回顾一遍。
四、适当做题,保持适当兴奋状态
高考前应减少做题量,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回归教材和以往错题中来。但是也不能不做题,否则容易手生,大脑不能很快进入考试的兴奋状态。考前做题应以理综形式为主,全面模拟高考,减少单科训练。
五、心理调适,心态平和,从容面对
越是临近高考,学生越是容易出现急躁,焦虑情绪。为了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应适当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放下包袱,从容面对高考。
政治
郑州外国语学校政治教研组长孙秋浩
距离高考还有20多天的时间,同学们定心精气、沉下心来、俯下身去,还能做很多事情,甚至创造奇迹,而作为政治学科更是如此。那么,最后这一段时间该如何更加有效地备考复习呢?给同学们以下建议。
一、反馈教材
(一)宏观层面,把握主干知识,按照教材逻辑巩固核心知识。
分析高考改革方向,越来越减少对知识死记硬背式的考查,更加重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考查。而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又是需要有基本理论作为支撑的,这些基本理论就是主干知识。每个模块儿主干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起模块的知识体系。所以,最后一个阶段,同学们要经常性梳理主干知识,知识间进行牵挂后连,发散思维。
(二)微观层面,依据考纲考点进行知识筛查,查漏补缺。
经过前期反复的复习训练,对于重点知识、常考知识,同学们基本熟悉于胸,但还会有常错的知识点、易混的知识点、会考查但平时不太注意的知识点、平时不经常考的知识点等,这就需要同学们,最后做一次筛查,及时查漏补缺。对于常错的知识点,要进行专题训练,透彻理解,不仅熟练记忆,还要在运用的时候能够举一反三。
二、错题重练
错题重练,是否高效,需要把握以下两点:一是选题,二是总结。选择错题可依据知识点进行分类,比如,经过前一段的练习,发现《生活与哲学》部分的选择题错的比较多,可以把这些题抽出来,限时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错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再如,主观题训练可以进行不同设问类型的错题重练,这样便于在训练中总结做题方法和思路,提升关键能力。错题重练的目的不在于练,而在于在练的过程中总结问题和出错的原因,所以总结反思这个环节至关重要。
三、限时训练
虽然已接近高考,但限时训练依然要坚持不能放松,一方面是保持高考的紧张状态,一方面是通过限时训练继续进行查漏补缺。限时训练的题要精选,时间要严格控制,做完后要认真核对答案,研究答案,做到精益求精,做题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四、调整心态
对于同学们来说,最后冲刺阶段,心态最重要。希望同学们少想多做。少想结果,多关注过程,按自己的复习计划,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信心百倍地迎接高考的挑战!
历史
郑州外国语学校历史教研组长辛西娟
考前20多天,是马上要收获的季节,也是考生最迷茫的时候,但也是提高分数的黄金时刻,很多学生走向考场的不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就是在最后的时候出了问题。
最后20多天怎么一天一天度过呢?
首先,要正确对待考试中暴露的问题。
有些同学在频次密集的考试中得不到理想的分数,就认为自己前途灰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大家试想想,如果每次考试都发现不了问题,每天复习都解决不了新的问题,复习岂不是低效?考前暴露的问题越多,你的胜算几率越大,每天兴奋在解决问题之中,庆幸这些问题解决在高考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驱散心里的阴霾。
其次,平心静气回扣教材。
回扣教材并不是重复复习,回扣教材要做到,一是对主干知识的熟悉度,看着课本前面的目录,能否如数家珍的对主干知识进行复述,这样才能在高考中对知识的调动与迁移能力的考查要求实行零距离对接。在42题开放性试题论证中得心应手。二是对核心概念的精准度。现在的高考题难,让你有点走进去,出不来的之感。之所以有此感觉,是因为对核心概念的精准度要求提高。如三武灭佛的含义,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如何理解?2016年课标卷一的42题,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的理论设想与实践的关系,实际就是对教材结论的追问。如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契机如何理解?三是错误反馈回扣教材,在做题时,出现错误,抓紧时间看教材,看是否对教材原来的理解是否有偏差,分散在教材的知识是否整合。这样的刚需可能就解决了看书看不进去,不愿看书的一些问题。
第三,重点突破,精准得分。
在二十多天里,要想把课本仔细看一遍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为一轮复习时已经做过,现在是重点突破,按照高考考纲的要求,梳理出你依然理解不透彻的概念和知识,看考纲的表述和编排是否与你的认知有出入。另外,历史的地图是学生普遍的短板,结合地图也可以把知识重新整合,得到意想不到的认知。总而言之,注意你的短板才是重点突破的地方。
得分才是王道,有些考生在考试中,唯恐写不完,总是匆匆忙忙审题,草率的读材料,然后急忙忙写答案,唯恐写的不够,生拉硬凑知识点,看似分秒必争,结果正像有些学生说的,看完答案,感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尤其是42题的开放性试题,因此,在这20多天里,考生应该调整一下时间分配,比如答非选择题时,先认真审完试题要求,带着问题读材料,材料包括导读词,正文以及后边的出处。在读材料过程中,就把关键词勾划出来,大脑初步形成答题方案,然后再认真审一下试题,以免出错,答题时,突出关键词,语句要简练,要点化,序号话,同样的时间,得分是不一样的,所以精准化审题和答题才是得分的关键。
比如,42题的开放性试题,高考一般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考生写到该题时,时间确实比较紧张,但是高考评分要求如果没有观点,基本就是0分,观点就成了该题得分高低的关键,因此,好钢用在刀刃上,花点时间认真审题,写好观点,用典型事例论证,你就成功了,即使论证的不够好,只要观点合适,也不至于得0分。这20多天,强化精准审题,尝试精准答题,你还有很大的提分空间。
第四,适度锻炼。
考期越近,心理负担越大,学习效率低下,甚至身体抵抗能力严重下降,这段时间是病不起的,适度锻炼是最好的办法。所谓适度锻炼就是要选择适度的方法和时间。比如现在最好的办法是跑步,而不能再参加如篮球比赛等剧烈的对抗性运动。时间你可以选择大课间,以及晚自习过后,给自己的大脑补充氧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耐挫力。
第五,及时纠正考试中的不足,消灭非智力因素带来的失分。
每次考试,总会出现各种影响得分的状况,如选做题忘记填涂题号,快结束时匆忙涂答题卡,导致的错涂,漏涂现象以及容易题不看到最后,就匆忙下结论等等导致的失分,在高考前的这二十多天,考生可以把考试中自己的以往失误列个清单,如果自己解决不了,可以与同学交流或者找老师问询,寻找对策,争取把非智力因素带来的失分消灭在高考考场之外。
高考其实是一次常规考试,试题是有区分度,因此在考场上,容易试题考的就是细心,做时不要得意忘形,中档题是拉开分值的主战场,认真审题,特别是时空意识,以及题支的表述,初看很对,结合题的要求仔细辨认,如题的要求是反映了,而题支的表述就是一个对的历史现象或者史实,也不是该题的答案。难题时,我难别人也难,平心静气认真审题,会找到答题的突破口的,即使答不全,也会得到部分分值,千万不要轻言放弃。
高考就是一场智力加毅力角逐,在这20多天时间里,相信大家会调整好心态,总结得失,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赢在六月。
地理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地理备课组长闫陆军
高考前的最后20多天,要认真研读考纲与高考试题,吃透教材,科学训练,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有效、高效。后期复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研读考纲与高考试题,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考纲是考试命题的纲领性文件,后期复习中需要依据考纲结合考题进行查漏补缺。同时要认真研读近三年高考试题,熟知各类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的特点、答案设置、要点赋分等。结合参考答案,并对照自己答题情况,找到与所给参考答案的差距,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来思考命题意图。
2.抓住主干,重做错题,回归教材。
后期复习中要抓住主干知识,重点是对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复习应以查漏补缺(知识点)、内化提升(能力)为主,来扫除自己的知识盲点和弥补技能缺陷。查漏补缺的重要途径是整理和重新翻阅自己的错题本。选择题错题重在“扫盲”,查找知识漏洞;而非选择题错题重在答题角度与解题技巧的归纳总结。通过重做错题,查找已建立的知识体系中疏漏的内容,通过回归教材将知识体系补充完整,不要留下“死穴”。
3.重视区域分析思路与方法,提升区域认知。
“区域”是高考命题的“载体”,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分析近三年高考题不难看出几乎每道综合题都是在区域背景下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因此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如下图)。后期复习要以热点区域为主线,重点关注“干旱区”、“生态脆弱区”、“滨海区”等区域,根据区域不同特点进行区域综合分析,来强化提升综合思维。
4.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多角度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高考命题十分重视从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中寻找切入口,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后期复习要关注热点,尤其是“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事件,学会发现事件中隐藏的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多角度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提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同时扩展视野、增广见闻。